生態園林植物保護解析_
生態園林植物保護的有效措施 要使園林植保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考慮生態平衡、居民安全、防治效果和社會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危害范圍之內;诖,植保保護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預測預報為前提,種植規劃、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一、加強植保從業人員的培訓,以提高植物保護的科學性。 二、 測報防治 要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必須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結合氣象、土壤、植物長勢等條件,利用先進的監測設備和一定的數學模式,及時發布病蟲害動態。以在達到病蟲害的防治指標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危害造成的損失?使自然界各種生物達到一種動態平衡。 三、 把好植物檢疫關 對于一種外來物種的入侵來說。由于離開原生活地來到新的環境中,天敵種群未形成使之成為該環境中的生態霸主,對整個生態系統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各地大規模綠化引種的同時,對園林生態系統潛在的巨大破壞隱患,應引起植保工作者的重視,嚴格按各級檢疫法規把好關。 四、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園林規劃設計決定著植物配置、植物種群結構等事項,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都有直接關系。 五、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編輯:締造者園林]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