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園林設計考慮的設計原則
濟南公園園林設計考慮的設計原則
城市公園的傳統功能主要就是在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需要,提供休息、游覽、鍛煉、交往,以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場所。近年來城市公園在改善生態和預防災害方面的功能得到加強,F代城市充斥著各種建筑物,過于擁擠,存在缺乏隔離空間、救援通道等問題,城市公園的建設則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解決辦法。另外,近年來隨著城市旅游的興起,許多知名的大型綜合公園以其獨特的品位率先成為都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城市公園也起到了城市旅游中心的功能。 城市公園是城市綠化美化、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大批園林綠地的建設,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對局部小氣候的改造有明顯效果,使粉塵、汽車尾氣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現代城市生態和居住環境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公園的景觀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一些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原則: 應尊重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 吸取當地人的經驗。應以場所的自然過程為依據, 這些自然過程包括場所中的陽光、地形、水、風、土壤、植被及能量等, 將這些因素結合到設計中, 從而維護場所的健康運行。設計應就地取材, 當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 是設計生態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城市公園是一個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 應當注重保持其發展的整體性, 景觀規劃要從城市的整體出發, 以城市的空間目標與生態目標為依據, 考慮公園建設在什么位置、建設成什么性質和多大的規模, 采用適宜的景觀規劃方式, 從宏觀上真正發揮城市公園景觀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塑造城市形象、優化城市空間的作用。 以人為本創造公園景觀, 應充分認識到人在公園中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關系, 保證人與自然的健康發展和人與環境景觀的融合協調, 強調人在公園的主體地位。人是公園空間的主體, 任何景觀都應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 體現對人的關懷, 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營造優美的環境。 五,多樣性原則 城市生物多樣性包括景觀多樣性,是城市人們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是維持城市生態系統平衡的基礎。公園內,景觀斑塊類型的多樣性的增加,生物多樣性也增加,為此,應首先增加和設計各式各樣的園林景觀斑塊,如觀賞型植物群、保健型植物群落、生產型植物群落、疏林草地、水生或濕地植物群落。 六,景觀連通性原則 景觀生態學名用于城市景觀規劃,特別強調維持與恢復景觀生態過程與格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即維護城市中殘遺綠色斑塊,濕地自然斑塊之間的空間聯系。這些空間聯系的主要結構是廊道,如水系廊道等。 七,生態位原則 所謂生態位,即物種在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時間與空間中的地位。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據物種的生態位原理實行喬、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選擇各種生活型(針闊葉、常綠落葉、旱生濕生水生等等)以及不同高度和顏色、季相變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建立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科學的植物群落,構成一個穩定的長期共存的復層混交立體植物群落。 [編輯:締造者園林]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