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設計公司_
縱觀全國重要城市近年的發展與建設,體現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薄 地形 部分城市景觀設計破壞了城市土壤,地面硬化現象嚴重。城市景觀設計占地面積過大,景觀雕塑周圍地表大面積硬化,是中國城市建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新 建城市,景觀雕塑周圍幾十米的空間地域上都被方磚或水泥地所覆蓋,城市內非主干道都修成了寬闊的水泥地面。城市地面硬化現象會對我們的城市生活產生以下 3 大方面的不良影響:首先,會增加城市噪音的強度聲波的反射,容易造成人的精神疲勞,同時也降低了人的健康指數。其次,是增強城市的熱島效應。第三,到 了雨季,硬化的地面使城市天然降水順著堅硬的地表流進下水道,造成80%~90%的天然水資源白白地流失,由于城市地下水不能得到有效補充,使城市地面下 沉,威脅城市人民生命安全。 同時,在進行景觀設計時,不能因地制宜,把本來屬于大自然的高地植被景觀鏟平破壞,失去了本來的自然面貌,破壞了整個城市系統的生態環境,給后來的城市發展帶來了隱患,造成了不可彌補的經濟和生態損失。 2 水景 城市的景觀設計規劃不是簡單的追求所謂高檔次或標新立異的形象工程,城市的景觀設計更多的需要考慮城市環保、整體風格的統一,一味的標榜檔次水平,并不 能被認定為符合城市的景觀標準。大面積的水域,高檔次、高造價的水景景觀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格調。然而,大規模的水景建設現階段只是簡單地復制 概念,而沒有在實際的設計中體現出概念應該表達的內涵和文化,它與城市建設本質要求相違背。大部分城市地下水資源嚴重匱乏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過度建造 所謂的“生態”水景,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水域面積過大,使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景觀設計中只有將水域面積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才能起到應有的 環境效益,提升城市的整體價值。 3 綠化 城市綠化是城市建設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整個城市環境狀 況,使城市生態系統能夠良性運轉的重要手段,F代景觀一詞的涵義,已完全不是過去僅僅作為視覺意義上等同于“風景”的美學概念。它已經成為一個多層次、復 雜的結構系統,人們更多的從作為生態系統功能結構的角度來理解景觀,但現在的建設活動,相當一部分仍是為美化而美化,綠化建設成為反映一部分人“審美情 趣”的產物。存在大量的純粹的表面“美化”,而對城市生態環境和市民的方便使用造成破壞性的設計行為。近年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中,成年樹木大量被砍 伐,造成綠地中遮蔭樹減少,新建各類綠地中盛行“裝飾”之風,過分強調綠地的美化作用和圖案效果,整形修剪的花灌木、草坪及創意平平的雕塑占據大量的空 間,忽視了人的基本需求,這種大量依靠人工維護、物種單一的城市綠地,雖然可以提高城市的綠地率,而實際的生態效益卻是極為有限。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城市 園林綠化活動更隱藏著1 個巨大的危險,即盲目性—望文生義憑著個人幻想來構筑“花園”城,并以此來引導大規模的園林建設活動。有的城市雖然提出了“生態 城市”的概念,但并沒有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位,沒有將城市作為1 個整體的生態系統去經營,而是依然停留在城市化妝的層面上。 4 建筑 表面豪華的景觀建筑與城市景觀規劃建設整體不協調。在許多城市中,高大宏偉的景觀建筑占據著城市的主體地位。宏偉高大的建筑已越來越成為其設計者標榜個 人風格或某些領導個人政績的代表。就整體而言,其“檔次”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其實際意義。模仿之風盛行不衰,成功的創新之作一旦問世,便被毫無節制地復 制、翻版。這導致景觀設計產生許多不良后果,如沒有個性,缺少場所特征;形式混亂;缺少內涵,缺少人文要素和場所精神。并且盲目的形式模仿往往造成極高的 能耗,是資源的極大浪費。 5 亮化 近幾年我國城市的“夜景觀”建設發展十分迅速。讓城市亮起來、美起來在總 體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從能源和環境等方面考慮,夜景觀建設也必須適度否則效果適得其反。夜間燈光的主要功能是照明,其次是美化。照明有一定的光線強度即可 過亮會干擾車輛和行人,美化夜景需要柔和溫馨的燈光,如果太過刺激讓人們感覺不適,就達不到美化的效果。 最近一些城市興起了“亮麗 一條街”的建設,不論是商業區還是生活區,到處在建亮麗街。呂博士認為夜景照明應該根據需要而設計,不是讓處處都亮起,來越亮越好。商業繁華區可以適當讓 整條街都亮起來,但生活區就沒有這個必要。該亮的地方亮起來就行,都亮了,太亮了,人們反而失去了靜謐的空間,并受光污染的危害。 [編輯:締造者園林] [返回頂部] |